从一家餐馆、一个茶室起家,70多年来,锦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旅游企业集团。迄今为止,坐落在上海茂名南路的锦江饭店,接待了3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6月28日,作为“品牌万里行”上海站一个重要的内容———“品牌战略和城市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到场的锦江国际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礼明阐述了锦江进军全球15强的具体路径。资源整合 2003年6月,原锦江、新亚两集团重组为锦江国际集团。重组后的锦江国际集团将原来分散于两大集团的资源进行大规模整合,酒店、旅游、客运三个核心产业集中在“锦江酒店”、“锦江旅游”、“锦江投资”三家上市公司。 资源聚合,使得效应显现,市场占有率上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重组三年,集团营业额从144亿增至230亿元,利润则从2.6亿增至12亿元。”陈礼明介绍说。 酒店作为锦江国际的核心产业迅速发展。锦江国际集团在全球酒店集团300强中排名从47位到第29位,列亚洲第一位。 “锦江之所以是锦江,是因为在酒店产业方面有特长。锦江饭店是我们的基础,酒店业是我们主要核心产业。锦江客运、锦江物流、锦江地产都是锦江品牌引领下的产业。”陈礼明说。 锦江还参与了社会餐饮业投资经营,包括“新亚大包”、“吉野家”等品牌。锦江旅游出入境旅游名列上海同业首位。锦江客运在高端市场综合优势明显。 2004年,锦江国际开始了一系列的“资产置换”行动,适量出售沪上酒店,腾出近10亿资金收购外埠高星级酒店,从昆明锦华酒店到武汉建银酒店,逐一收购,逐一打造成“锦江”品牌的旗舰酒店。通过“资产置换-打造旗舰-输出管理”,锦江国际开创了“品牌驱动”型的扩张新模式,组建了多个区域性酒店管理公司。 陈礼明说,锦江酒店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建立起一个“自主品牌家庭”,其中包括5至7个不同定位、具有清晰市场形象的酒店品牌。 根据规划,在国内主要城市,锦江酒店都将拥有和管理高星级酒店。而其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则将以长三角、渤海湾、珠三角地区为重点,通过输出品牌和管理模式,使连锁酒店的总数达到600家至800家。用国外资源为自主品牌服务 “在品牌管理方面,要未雨绸缪。品牌的发展需要管理支撑。在200多家酒店中,真正由我们自己投资的只有25%,其余大都通过合同管理、品牌加盟等其他方式发展起来。”陈礼明说。 2004年8月,锦江国际与英国BTI公司组建中外合资商务旅行有限公司。此后,又成立了锦江国际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锦江国际JTB会展有限公司。 “在国际经济运作方面,不可能全部采用合资方式。而是用国外的资源来为自己的自主品牌服务,比如网络、管理等方面。”陈礼明这样说。 锦江国际集团总裁助理陈灏介绍说,目前锦江系列酒店的客人60%以上为境外人士,为了进一步在境外提升锦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锦江国际也在考虑并购其他国际品牌。 同时通过酒店资产置换、发展境外酒店管理合同等形式,在中国主要商务旅游目的地投资或管理酒店。 当然,与国际一流的品牌酒店相比,锦江的品牌历史还略显短些。他们委托国际“猎头”为集团所属的酒店管理公司在全球搜索高级职业经理人,开出的要求是,在世界排名前30位的国际酒店集团中担任过高层管理职位。 2003年底,美国人贝希伦正式受聘酒店管理公司总裁。此后,又有8位曾在喜来登、洲际、雷迪森、来福士、香格里拉等跨国酒店集团从业的职业经理人加盟锦江酒店管理团队。 “在继续引进国际高级经理人的同时,锦江还积极实施产业培育人才战略。”陈礼明说。 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长俞敏亮说,锦江国际资本扩张的基本思路是,依靠品牌,以少量国有资本带动大量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我们坚持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使更多的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我所用。” “对上市来说,我们的选择是,哪个市场、哪个渠道容易做大这个品牌,能使这个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就选择哪个市场。”据了解,锦江国际集团已经进入境外上市的最后程序,即将公布具体时间表。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内资酒店目前以酒店总数的63%和客房总数的60%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却相当小;外资酒店以占总数10%的客房资源获取了中国酒店市场95%至98%的利润。以旅行社业为例:我国现有旅行社约9000多家,但其营业总额尚不到美国运通集团的三分之一。现实证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已远不能适合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1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