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航总局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调控航班总量,提高航空运输市场准入门槛,控制运力增长。针对这一系列宏调措施的出炉,民航总局昨天出面解释称,当前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存在由偏快向过快发展的势头。 近几年,中国民航运输生产保持了16%以上的年均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与去年同比增长了19.6%,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 这也是民航总局加大宏调力度的直接原因。民航总局方面称,上述增长率直接导致了一些大中型机场超负荷运转,以及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等现象。 “如果不对航班量实行调控而任其增加,势必会造成因空中流量控制产生的航班延误增多。” 据民航总局初步测算,目前全国共有60个机场的设施容量已经饱和或即将达到饱和状态,其中13个机场的部分设施已处于超负荷运行,36个机场将于2010年达到饱和,11个机场将于2015年达到饱和。而在“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还需要增加飞行员9100人、机务人员25000人、空管人员3200人。 “安全是此次民航总局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民航总局昨天称,截至2007年9月9日,中国民航实现连续安全飞行33个月零18天、870万小时,创造了中国民航航空安全的新纪录。 中信建投分析师李磊认为,民航总局的宏观调控措施提高了行业的门槛,对于现有的那些航空类上市公司而言肯定会提高他们的利润,对他们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他告诉早报记者,“民航业宏观调控在客观上对于航空公司的飞机引进和正常的扩张计划不会有负面影响,相反进一步限制了行业的有效供给,中长期看将对行业客座率提升和票价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2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