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夹缝”中快速扩张,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已经不再视而不见,纷纷出手,异地开公司抢入民营航空腹地。 “几乎所有我们涉足的航线中,票价都会下降两三成,”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磊如是说。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开始推行品牌差异化战略与民营航空较高低:另外设立一个全新的品牌和公司,利用灵活的经营方式,借助国有航空的各种资源,击退处于萌芽状态下的民营航空公司! 拉低票价瓦解票价联盟 在2005年第一家民营航空——奥凯航空起飞后,在民航论坛上,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内部人士的评论几乎如出一辙:“等着吧,看它能撑多久。”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奥凯不仅运营良好,紧随而来的春秋航空竟然宣称要做中国的廉价航空。 让国有大型航空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平均票价低于这些大型航空三成的基础上,春秋航空在开飞首年还宣布盈利至少2000万元,而当时国有大型航空还苦苦挣扎在盈亏的边缘。 民营航空公司的制胜法宝就是上座率,当一个航班的上座率在60%的时候,票价可能要高至6折才能保本,但上座率达到80%的时候,票价只需4折就能保本了。在所有民营航空公司涉足的航线上,原有的票价联盟顿时瓦解,票价失守。 海南航空(6.23,-0.05,-0.80%)最先出手 打不起价格战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阵地失守,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开始利用品牌差异化的策略进入民营航空的腹地。 最先有所举措的是海南航空,去年海南航空连续作出两大创举,先是在云南昆明,其控股子公司山西航空联手其母公司海航集团出资近1.5亿元设立了祥鹏航空,随后,又联手海航集团出资1亿元在奥凯航空的基地天津滨海机场设立大新华快运,抢入支线市场。 紧接着是四川航空集团,去年11月份,鹰联航空在试飞一年零三个月之后,与四川航空集团公司联姻,用20%的股权换回2000万元人民币的运转资金。四川航空用2000万的资金拿下了在自己地盘上的“定时炸弹”,由“对手”变成为“朋友”。 随后是南方航空和深圳航空,今年4月4日,民航总局在同一天发布两个公示:深圳航空联手平山有限责任公司、山岳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亿元在西安咸阳设立鲲鹏航空,其中深航出资2.55亿元;南方航空则与重庆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2亿元在重庆设立重庆航空,其中南方航空出资7.2亿元。 至此,国内新建的民营航空公司,几乎都要面临国有大型航空公司的正面威胁。 干线市场饱和支线寻商机 “国有大型航空公司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磊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以往我们调价时其他航空公司反应很慢,可以说是熟视无睹,而现在只要我们一调整价格,他们就迅速跟上来了。” 业内分析,从竞争上看双方各有优势,国有航空公司不用担心飞行员、机务、飞机等稀缺资源,而且还可以借助已有的干线形成航线网络;但民营航空经营方式上更灵活,国有航空难以复制。 筹建这些子公司,除了与民营航空竞争的因素外,国有大型航空公司还考虑到的是航线网络的布局。 张磊认为,目前不管是民营还是国营,都在大批量引进飞机,国内干线市场基本上达到了“饱和”,竞争加剧导致干线利润率下滑,而且未来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因此,筹建这些分公司,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涉足国内迅速崛起的支线市场和货运市场。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2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