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1、中国民航在世界民航范围内率先复苏截至2009年11月,全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达到2.1148亿人,全行业整体赢利达到118亿元。这是我国民航年旅客运输量首次突破2亿大关。2008年12月9日,民航局... |
1、中国民航在世界民航范围内率先复苏
截至2009年11月,全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达到2.1148亿人,全行业整体赢利达到118亿元。这是我国民航年旅客运输量首次突破2亿大关。
2008年12月9日,民航局出台了10项旨在保持经济增长目标、帮助全行业度过危机的措施,力促民航业健康发展。经过中国民航人一年的努力,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中国民航在世界民航范围内率先实现复苏并快速增长。2009年,民航国内运输迅速回升,增长结构日趋优化。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三大指标分别比2008年增长12.2%、19.4%和7.9%。
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2010年中国民航依然能够保持稳步上扬势头,应可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2、秉持持续安全理念 中国民航创造新的安全纪录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民航秉持持续安全理念,创造了新的安全纪录,民航运输航空安全飞行61个月、1825万小时,航空运输安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11月初,作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航空安全论坛之一,飞行安全基金会第62届国际航空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授予中国民航局2009年杰出贡献奖。
中国民航一直致力于航空安全工作,将航空安全作为政府监管的第一中心任务。2008年以来,新一届民航局党组提出了持续安全的新理念,使安全工作常
态化,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人员素质,落实安全责任,来完善安全管理和监管的流程。2009年,全行业落实持续安全理念,加强理念体系、队伍体系、法规体系、责任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促进了行业的安全发展,开创了民航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3、民航全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09年,中国民航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落实《民航行业节能减排规划》,成效显著。
我国民航空管系统连续打出优化干线航路、开辟临时直飞航线等节能减排组合拳,全年共缩短航班飞行距离1580万公里,节约燃油消耗8.8万吨,节省燃油成本4.4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5万吨。
各航空公司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设计流程、深挖技术改造潜力等手段来达到节能目的。
为减少APU(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使用,降低噪声和污染物排放,民航局2009年在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开展了APU的试点工作。这项全新的工作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测算,三家试点机场今年可为航空公司节省燃油超过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7万吨,节省航油成本2.16亿元。
4、《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颁布实施
2009年7月1日起,《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近年来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民航方面的唯一一部法规。《条例》首次明确了我国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对机场今后的建设、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至关重要。
6月30日,《条例》实施前一天,中国民用航空局在郑州召开了全国民航机场工作会议。会上,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围绕机场定位的相关问题,强调要统筹处理好五大关系,进一步促进机场又好又快发展。
《条例》的颁布,填补了我国机场立法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民用机场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体系,满足了新形势下我国民用机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保证民用机场安全、促进机场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广大旅客和货主的合法权益、积极稳步地推进民用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将对今后我国民用机场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重大影响。
5、两岸航空运输步入定期化阶段
2009年8月31日,根据2009年4月26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签署的《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定期航班首航,两岸航空运输步入定期化阶段,每周往返航班次数由常态包机阶段的108班增至270班。
从2003年开始,两岸空中通航从春节包机到节日包机、周末包机,从台湾航空公司单方执行到两岸航空公司双向对飞,从班机须经停港澳到只须绕经香港飞行情报区,一次次取得历史性突破。
继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北线首条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开通、两岸民众盼望和努力30年之久的空中直接通航实现之后,2009年7月29日,海峡两岸北线第二条双向空中直达航路和南线双向空中直达航路正式开通运营。南线空中直达航路开通后,广州飞行情报区也与台北飞行情报区建立了空管直接移交程序。两岸空中直达航路数量达到3条,为两岸定期航班开始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