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传言、辟谣、再传言、再辟谣,东航和上航―――上海两家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多年来就像两条无限接近的平行线,擦出无数次绯闻,却始终无法找到结合点。而前天,这样的局面终于有了质的突破,两家公司当日同时宣布,将... |
传言、辟谣、再传言、再辟谣,东航和上航―――上海两家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多年来就像两条无限接近的平行线,擦出无数次绯闻,却始终无法找到结合点。而前天,这样的局面终于有了质的突破,两家公司当日同时宣布,将有重大重组事宜向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即日起无限期停牌。申城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案由此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股价异动听风雨
股票停牌前,两家公司对重组事宜都三缄其口。然而敏感的市场分析人士依然能从不寻常的股价波动中嗅出某些味道。
事实上,从4月下旬开始,*ST上航和ST东航在A股市场上的表现已经出现了异动。其中,东航在4月17日、20日、21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触及跌幅限制;上航从5月22日到5月26日,连续3个交易日都触及涨停板。此外,两家公司股价还出现了联动走势。5月10日因为一则重组传言,两公司股价双双涨停。为此,东航、上航相继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在公告中,东航称公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的敏感信息,在未来两个星期内不存在整体上市或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资产剥离等其他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上航也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经征询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回函明确表示:在未来两周内,除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外,不存在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资产剥离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没有任何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东航、上航的高层也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两家公司不会很快重组,强调在上市公司层面未曾就此事互相接触并商谈。
仅仅过了一个月,事情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前天晚上,东航和上航终于承认,各自公司正在筹划重大重组事宜,而选择及时停牌则很明显是为了防止股价快速上升,为今后的重组方案降低成本。
文化差异阻合作
熟悉民航业的人都知道,东上恋是比东新恋更悠久、更老套的爱情故事。早在十年前,就有传言说两家公司将要进行战略重组,然而直到十年之后,这段恋情才开花结果,其间的阻碍到底是人?是物?还是财?其实都不尽然,关键是两家企业的文化差异让合作面临重重困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中国民航还未开展政企分离的改革,一家亲的格局让民航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饱受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由多元投资组建的地方航空公司,可以说上航诞生之初就成为了民航改革的急先锋。有一个故事极好地透视了上航与其他大型国有航空集团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上航成立时,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务相当简单,是上航将优质的空服理念引入到机舱。为旅客提供免费饮料和餐食,为旅客提供餐前热毛巾,这些创新的服务项目让当时的旅客眼前一亮,坐飞机由此成为品质服务的象征。而这种精致化的服务品质正是上航所追求的企业文化,为了这种追求,它甚至不惜牺牲扩张的机会:多年前,上航与海航在机队规模上还不分伯仲,如今,海航已经拥有超过200架飞机,成为横跨航空、酒店、旅游、会展、海运等多个行业的大型集团,而上航的机队规模只有66架,甚至远远低于民航业的后起之秀―――深圳航空公司。不过,上航人也有自己的骄傲,从1995年至2006年的11年间,这家公司曾经创造了连续盈利的纪录,这在国际航空业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与之相比,从大民航转制而来的东航则多少显得沉疴缠身。尤其是2002年对多家地方航空公司实施合并,成立集团后,由于内部磨合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在连续出现巨额亏损的同时,东航还爆出过返航门之类的负面新闻,让业界对其前景一度非常担忧。
由于存在这样的文化差异,十年来尽管传闻不断,但东航与上航的重组始终不被业内人士看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