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航报出今年上半年亏损8.35亿元后,东航又披露了亏损近15亿元的“难看”半年财报。上航的半年报也显示今年上半年亏损1.63亿元。出自中国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民航全行业亏损额达25.7亿元人民币,几乎占到世界航空业亏损总额的15%。 在各大航空公司“争相比亏”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型航空公司如深圳航空上半年创造了1.32亿的中期利润,春秋航空以3架飞机的运营规模,在今年1-8月获得超过千万元的盈利,虽然只是微利,但相对那些大航空公司的巨额亏损,1000万元尤显珍贵。同样是小规模的民营东星航空公司首航之后的第一个月也实现赢利近百万元! 亏损航空公司所有的解释几乎都把航油价格飙升作为亏损的罪魁祸首。但在同样的航油价格、同样的经营环境之下,小规模的民营航空公司却可以赢利。仅以东航为例,航油价格上涨导致的亏损也只占到整个亏损的一成多。由此可见,该行业的亏损不能归结于燃油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众所周知,航空业应该属于规模经济的行业,也就是说航空公司的规模越大,相对成本越低,效益越好。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规模不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背离的事情呢? 首要的原因还是体制的因素。最具代表性的南航和东航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也许出在管理层的腐败上。南航的案子已经出来很久了,集体腐败的话题已经没有新闻的价值。东航近15亿的亏损,会有多少缘自高层的腐败?那么一群腐败的人领导的公司产生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国有公司与民营公司最大的区别! 其次是人才的问题。查阅上市的各航空公司的管理层简历,我们发现这些公司的高管几乎都是出自两类人:一类是官员出身,大多出自航空管理机构;另一类是飞行员出身,飞而优则官。鲜见真正的经营管理人才。且航空公司的人才几乎都是封闭的本行业内自产自销。业内人士肯定会说这叫专家治理!他们懂航空,懂飞行。错!现代企业管理跟会不会飞根本就没有关系。打破人才封闭的环境,引进各方人才,甚至国外人才才是根本。 第三是营销能力的问题。经营的同质化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在国内乘坐飞机无论机型、仓内座位的舒适程度、机场候机环境等硬件方面,还是服务、准点率等软件方面都几乎是一个面孔。这些航空公司除了名称不同之外,乘客难以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那么作为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就只剩下价格了。民营航空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其准确的定位和差异化的服务。 第四是成本控制能力的问题。一方面以燃油价格上涨为理由向国家要政策。另一方面又在支出上大手大脚,南航在企业巨额亏损的情况下“空姐万元换装”暴露出来的就是成本意识问题。 第五个原因就是借机出尽利空。当年航空公司利用SARS报巨额亏损,把公司账务上的历史问题一次性解决的先例,让人不得不怀疑有些公司可能利用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案件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动机。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2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