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2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上透露,目前,国家旅游局和外商投资主管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政策,政策一旦出台,将在中国部分地区先行... |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2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上透露,目前,国家旅游局和外商投资主管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政策,政策一旦出台,将在中国部分地区先行试点。
对于这一消息,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外资旅行社一旦获准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必将会对中国国内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带来不小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将倒逼中国的旅行社加快改制步伐。
开放外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这一政策酝酿已久。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中也明确,未来中国将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2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上表示,目前,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外商投资(主管)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政策,政策一旦出台,将在中国部分地区先行试点。据了解,早在2003年7月,日航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外商独资旅行社。截至目前,美、日、欧等国排名前10位的旅行社相继在中国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但政策同时明确规定,外商投资旅行社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400万元,且只能经营国内游和入境游,不得经营出境游。
据了解,由于开展业务的范围有限,目前在华的外资旅行社超过九成处于亏损状态。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告诉记者,这些旅行社只是在“蛰伏期”,一旦出境游业务的政策开放,他们必将大展拳脚。
外资旅行社“蛰伏”中国旅游市场用意深刻。截至2010年8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400万人次,增速超过11%,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达50亿美元,至2015年则有望达到2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势必成为外资旅行社争抢的一块大蛋糕。
业内人士认为,在出境游方面,对于境外景点、文化的包装,外资旅行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营销、宣传上也具有品牌优势,这都将对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出境游市场带来影响。浙江旅行社协会会长陈岩告诉记者,以浙江为例,目前出境游一般是当地旅行社组团,再通过与境外地接社合作共同完成接待,相应利润也就分流很多。“但是国外旅行社资金雄厚,一旦进驻中国,自己就可形成组团、接待一条线,将利润独占。”
“压力即是动力。”邵琪伟对此态度乐观。他表示,在一定阶段,特别是在开放之初,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相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近10年的经验积累,中国的旅行社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邵琪伟说。
“目前国内旅行社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不可避免引发低价恶战。”顾晓鸣认为,“迎战”外资旅行社,细分市场将是中国国内旅行社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瑜珈的人或许会选择到印度旅游,喜欢购物的人或许会选择去欧洲深度游。外资旅行社非常注重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因此,对于国内旅行社来说,注重市场细分很重要。”
另外,他指出,外资旅行社批发零售体系十分完善,而中国旅游同业缺乏大型批零体系,研发能力弱。
由于开放外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政策酝酿已久,国内旅行社行业对于即将到来的挑战也一直在部署应对策略。陈岩认为,面对外资旅行社的进驻,国内旅行社也有一些优势,“首先,凭借多年的市场操作,国内旅行社已经累计了相当的经验,更能掌握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国内旅行社有着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其三,国内不少旅行社已形成品牌效应。”此外,陈岩表示,外资旅行社的进驻还将加快国内旅行社的改制步伐。“将国内旅游行业从以往较为低端的价格战,逐步导向真正服务水平的较量,形成相互借鉴、相互提升的竞争格局。”
浙江国旅集团市场总监陈欣安告诉记者,他们已做好应对外资旅行社冲击的准备:如逐步将出境旅游业务转向优质化、高端化发展,不断优化旅游产品,以此与国外旅行社抗衡;通过加强与国外相关旅游部门的合作,获得优势提升;不断拓展自己营业网点,凭借着贴近消费者的优势去竞争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