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二十年
中国主题公园二十年之深圳经验
国家旅游局对外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旅游业总产值占全球服务业总产值的1/3左右,我国只占1/6左右;全球旅游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我国只占5%左右,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1.3万亿至1.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旅游业将发展成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旅游业中,主题公园这个特殊产品的产值潜力到底有多大,目前很难找到确凿的数据来支撑。不过一条关于迪士尼在中国项目的报道指出,于2005年投入使用的香港迪士尼项目是迪士尼在全球第五个、亚洲第二个主题公园,香港特区政府前后动用224.5亿港元。香港特区政府由此预测,未来40年内,迪士尼将为香港带来800亿至1480亿元的巨额收入,资金回报率高达25%。上海迪士尼总投资将达到244.8亿元。一位上海专家表示,一旦上海迪士尼建成,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
华侨城--第一代主题公园的辉煌史
20年前,港中旅集团在华侨城投资开发旅游业,于是有了锦绣中华、民俗村和世界之窗。最初马志民先生(原香港中旅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主任)力排众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卢瑞安回忆说,当年他还只是该集团旅行社部门的一个经理,人们对主题公园没有概念,不知道这个东西做起来是成是败。
没想到,这个小人国在香港极受欢迎,游客源源不断。锦绣中华仅9个月就收回了投资,而当时的门票只卖15、20元一张。
锦绣中华建好的时候,到内地旅游的香港人还很少,香港人对大陆的了解也很有限,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锦绣中华微缩了整个中国,正好为他们的好奇心开了一扇窗。
事实上,锦绣中华这个对外宣传的窗口,拉动的是整个中国入境游的市场,香港人看到了小人国,就想到内地的风景名胜实地去走一走,而马志民的野心也正在于此。
港中旅集团是香港四大驻港中资企业之一。港中旅集团控股的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集团发展旅游主业的上市公司,经营集团在内地、香港、海外的地面旅行社、网上旅行社以及酒店、景区、度假区、高尔夫、客运等旅游相关业务,因20年前投资锦绣中华而获得的整体旅游收益无法量化,直到最近4年,锦绣中华民俗村(这两个景区在2003年合并)带给我的收益仍然有5000万元/年,世界之窗是1亿。卢瑞安说。
这是华侨城的故事,中国第一代主题公园发展的辉煌史。
华强集团--又一支主题公园的生力军
深圳另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主题公园开发新军,是深圳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华强集团。华强集团主业为高科技信息产业,2004年在安徽芜湖投资兴建大型旅游项目方特欢乐世界,总投资超过20亿元。2008年,方特欢乐世界接待超过200万游客,收入2亿。如今,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已成为一家具有大型主题公园设计、研发、主题公园大型成套设备生产、安装和运营能力的公司。
电子企业为何进军旅游产业?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刘道强认为,早年市民收入水平没有跟上来,但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便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产业有比较多的研究,中国早些年开发过很多主题公园,实际上是昙花一现,后来就消亡了。进军旅游业把握时机很重要,深圳相对全国来说经济发展快,收入靠前,提前发展到这个程度,市场可以接受。不仅如此,深圳四季如春,具有发展主题公园的自然条件。
深圳是移民城市,有大量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刘道强说,每个移民在内地都有很多朋友,如果他们坐飞机来深圳花了1000多元,不会在乎多花100多元去主题公园游玩,旅游最需要的是流动人口。
最初,华强集团利用自身电子产业的优势,开发了一些大型项目,包括环幕4D影院等高科技产品以及生产相关的文化影视产品。如今欢乐谷的魔幻剧场、世界之窗的4D影院都是华强集团提供的产品。
除了提供大型的旅游设备填补国内旅游产业上游产品的空白之外,华强集团还通过文化和主题包装的主题公园产品,在汕头、重庆等城市都分别投资了主题公园。
对市场的选择正是为了避开华侨城的欢乐谷。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如今,南非、印度、伊朗等国家都纷纷引进华强集团的产品和投资。相对迪士尼,我们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造价更低,有成本的优势。刘道强透露,华强集团给国内外主题公园提供的项目包括大型剧场以及利用声光电的高科技产品。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