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曾几何时,拥有几家甚至十几家高星级酒店数量就是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但如今在金融风暴之下,以入境游客、高端商务人士为目标的豪华酒店却成为酒店业的重灾区。在最近于广州举行的亚洲酒店论坛上,业内人士更是指出... |
曾几何时,拥有几家甚至十几家高星级酒店数量就是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但如今在金融风暴之下,以入境游客、高端商务人士为目标的豪华酒店却成为酒店业的重灾区。在最近于广州举行的亚洲酒店论坛上,业内人士更是指出,国内的酒店供给已经远远过剩,尤其以高星级酒店为甚,即使没有金融风暴,酒店业的大滑坡也在所难免。
魏小安(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
戴斌(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院长);
吕尚怀(香港酒店协会总干事); 高天明(海航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潘文(AC尼尔森中国区客户服务副总监); 沈峰(万达酒店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内酒店业没有退出机制
问:前几年多个高星级酒店品牌宣布高调进入中国,去年却开始频频爆出高星级在建停工的消息。您认为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对酒店行业的影响,还是高星级在国内市场供给过剩?
魏小安:即使没有经济危机,没有国际上金融海啸的影响,中国的酒店也该滑坡,而且始终严重,我判断是形势最长的一次滑坡,这次是L形的滑坡,我的看法是中国的酒店还要过5年的苦日子,5年的紧日子,没有10年缓不过来。我们应该研究国内市场的特点,这里面有更大的一块我们没有看到的:不是酒店的酒店,甚至不是企业的住宿单位,比如说办事处、培训中心、各类招待所,到底有多少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这都是住宿的大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酒店业已经进入严重的供过于求的要求,要消化这个供给量没有10年消化不过来,乐观一点需要消化5年,情况比较严重要消化15年。
如果大家现在都停建新酒店,包括招待所、培训中心、办事处也不建了,消化现有供给需要10年。但是能够停止吗?顶多是速度慢一点、数量少一点,没有停止。供给一方跑步,需求一方也在跑步,现在双方都在减缓,可供给一方减缓的速度比需求一方减缓的速度要慢。我认为更难的不是今年,而是经济危机过去以后的日子。
戴斌: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酒店业面对的压力依然是存在的。现在中国酒店的出租率是60%左右,但是这些数据是考虑到16500家星级饭店,如果把这个市场基本面放到30万家住宿机构,我认为这个数据还会进一步下降。过去30年来说,旅游企业主要是围绕入境市场和高端需要发育成长起来的,也就是盯着高端市场来配给我们的产业。但是没有考虑中国的旅游产业进入大众化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供给面。从2004年以后,我一直关注经济型酒店成长问题。可能像7天、如家、锦江之星可能会更加适合大众化需求。
在未来的时期,我们要解决的可能是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果没有这次影响,依然要解决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一个产业如果每一个风吹草动就感觉到活不下去了,我认为这个产业是有问题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