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今年两会前夕,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将分批整合央企非主业酒店,第一批分离酒店业资产的行业、企业或将于3月份出炉。不过,时至今日,第一批分离酒店业资产的行业、企业名单仍未见踪影,这引发了各方人士的关注与猜... |
今年两会前夕,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将分批整合央企非主业酒店,第一批分离酒店业资产的行业、企业或将于3月份出炉。
不过,时至今日,第一批分离酒店业资产的行业、企业名单仍未见踪影,这引发了各方人士的关注与猜测。带着对第一批名单何时出炉的疑问,记者致电国资委相关部门询问,不过其工作人员却表示:不清楚,没接到这方面通知。
事实上,无论这第一批何时公布,国资委重组央企非主业酒店资产已势在必行;但是,对于央企涉及非主业酒店经营的合理性却在业界引发了争议。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店经营并不符合央企的定位,央企非主业酒店资产不是要重组,而应该退出。
央企非主业酒店被指越界
尽管国资委此次要对央企的非主业酒店资产进行重组,目的是让央企更加注重业务的专业化,但对于央企该不该经营酒店的质疑声却涌现了出来。
按国资委的说法,央企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央企所具有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这主要表现为优势央企的国际竞争力和央企在带动民企与外企提升竞争力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但近年来,为了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一些央企进入了诸如房地产、金融、零售、酒店业等一般竞争性领域,展开了多元化的扩张。
央企越界了,盛洪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即使是进行主辅分离,也不应该将一些央企的酒店划拨给另一些央企,应该直接拍卖,由其它主营酒店的企业来经营。而且,央企都有自己特定的经营领域,广泛涉及非主业酒店是不对的,这不仅挤占了市场份额,还可能利用央企自身便利比较接近的公权力,排挤其它企业,破坏竞争秩序。
中投证券的分析师曾光则认为,央企原有的考核机制缺陷导致了目前 非主业投资的泛滥。他表示,央企的业绩考核体系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这就容易造成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为短期利益或局部利益而不务正业。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房地产方面,相关资料显示,在目前的128家央企中,超过半数以上涉足房地产,其中多数属于超越主业经营范围越界进入。这种非主业投资泛滥现象不仅无助于央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严重搅扰了市场正常运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主辅分离治标不治本
央企对酒店进行主辅分离是好事,但核心问题没解决,还是治标不治本。,盛洪表示。
盛洪认为,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央企的利润不上缴并利用这些利润进行再投资,却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查和批准。目前央企是在公众的监督视野之外,央企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变对央企的利润管理和再投资决策的机制。
严格来说,央企利润都是需要上缴的。然而1994年税制改革后,一直实行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归企业支配的政策,规定国企的税后利润归企业所有可暂不上缴。但这个过渡政策一实行就是十几年。
2007年底,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虽结束了国有企业持续了14年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但目前仍有约90%的利润未上缴。12